楞严经文印证

根性(如冰中水)

常住真心,性净明体。。。菩提涅槃,元清净体。则汝今者,识精元明(佛释偈文谓陀那细识。正此识精。。因是真修之本。所以修圆通中直选耳根闻性。。元明者。本来自明。非由修断矣)

继续阅读“楞严经文印证”

心归何处(三):吹皱一池心水

这一系列文章,是希望通过三个简明的汉字把佛法介绍给大家。上次说了「相」,这次我们来说「想」。在佛经上,有时会把「相想」两个字放在一起用。比如《楞严经》说「虚妄相想」,玄奘大师翻译的《金刚经》说「不住相想」【1】。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,代表了佛法观察世界的一个角度。它是把世界万物分成两类:一类是浮现在感官上的影相,一类流淌在头脑中的思想。这种两分法很简明,同时也很深刻。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被这两件事围绕着,它们时时刻刻打扰着灵魂的安宁。

继续阅读“心归何处(三):吹皱一池心水”

心归何处(二):逝者如斯

标语上写的是《国际歌》

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。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现在这么富裕,平常饭桌上连午餐肉都难得看见,过年吃顿饺子还是件挺让人盼望的事儿。那时候,不要说手机,一般家庭连有线电话都没有,打长途要到公用电话亭排队。像现在这样的生活,那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。想吃什么就买什么,想看什么手机里应有尽有。但是我们是否真正感受到了幸福?我们的幸福感是否象物质生活一样翻上几倍呢?我想没有。

继续阅读“心归何处(二):逝者如斯”

拙说佛法(三):当佛陀遇上苏格拉底

甲骨文相,金文大篆想

前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「相」和「想」。这两个汉字造形生动,深契佛理。「相」的字形是眼睛望着一棵树,这里似乎暗示着根尘相对【1】,相关内容会在后面介绍。至于「想」,它的字形是心上有相【2】。然而这个心上的相,与眼中的相截然不同。眼中的相是有形的光影,心上的相是无形的概念。以「人」为例,这个「人」,即不是马云,也不是马超。他不是尘世上某个具体的人物,而是头脑中一个抽象的概念。但正是这些抽象的概念,搭建起思想的高楼。

继续阅读“拙说佛法(三):当佛陀遇上苏格拉底”

拙说佛法(二):想入非非

上次谈到「禅」是「离相」。「相」是眼所见色,耳所闻声,是呈现于感官中的六尘。那么「相」怎么「离」呢?比如说一个杯子摆在眼前,这个杯子怎么离?是把杯子放在看不见的地方呢?还是自己闭上眼睛?另外,「离相」的反面是取相、住相和著相。这些我们在佛学讲座里常听到的词汇,又是什么意思?

继续阅读“拙说佛法(二):想入非非”

我读洛克(二)

一切耸高的思想虽然高入云霄,直达天际,亦都是导源于此,立足于此的。–洛克

要谈论作为哲学家的洛克,我们就得从哲学这门学科说起。从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算,哲学已经有了两千六百年的历史。遗憾的是,这门古老的学科,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。它的研究对象是不确定的,研究方法大体就是四个字:闭门造车。比如近代的大哲学家康德,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哥尼斯堡,他的家里也没有任何实验仪器。头脑是他的实验室,思想是他的望远镜。可见哲学的特点就是天马行空,充满男孩子式的奇思妙想。

继续阅读“我读洛克(二)”